谢达山:关于纪年表述和异历换算的探讨
编史续志和纂修谱牒,是崇文尚德之举,是国强民富的盛世之果,三者是构成中华民族历史学大厦的支柱,其中谱牒为史志之本。钟健群在《宗谱学略论》中认为:谱牒,唐代名族谱,宋代名家谱、家乘,后又称宗谱、家牒、世谱等。谱牒在《辞海》中的释义是:“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亦谓编列成谱。”谱牒在我国西周时代就已广为流传,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史记》,就是吸取了包括谱牒在内的优秀文化遗产而写成的,《史记·三代世表》云:“余读牒记,黄帝以来皆有年数…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史记·自序》云:“维(夏商周)三代尚(久远)矣,年纪不可考,盖取之谱牒旧闻,本于兹,于是略推,作三代世表第一。”
史学界认为:家谱与方志、正史相互参证可以补史志之阙,往往史志未备未详,或记叙有误,恰恰详备于家谱之中。被梁启超誉为“方志之圣”的清代史学家章学诚说:“家谱有征,则县志取之;县志有征,则国史取焉”;鲁迅先生称国史就是“独夫的家谱”。家谱的价值不但为学术家认同,也为政要所重视。毛泽东同志1957年在成都会议上说:“如果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笔者在顾问《湖塘镇志》中有也体会:湖塘老街清初以来工商业发展的史实,多来源于《萧江氏宗谱》和《毗陵杨氏宗谱》等;上店古镇明清以来的崇文尚德底蕴,多来源于《恽氏家乘》和《张氏宗谱》等。在查阅和运用家谱的过程中,笔者在纪年表述、农历与公历的换算等方面有诸多疑惑,在查证有关资料且钻研梳理后略有所悟,若为孔见,权作抛砖。
一、纪年的起源
纪,在《说文·系部》载:“纪,别丝也。”段玉裁(龚自珍外祖父清文字训诂学家)注:“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在《国语·周语上》载:“纪农谢功。”韦昭(三国史学家)注:“纪,谓综理也。”在《中国大百科全书》载:物质存在的客观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其中时间描述的是物体运动的持续性和事件发生的顺序,时间也泛称年岁。所以历书的纪年就是对历史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度量,是链接历史的纽带,是提挈空间网的纲索。历史的空间有了纪年就能纲举目张,一目了然。反之,如果没有纪年,或者纪年有误,那么历史的空间以及作为其载体的国史、方志和家谱,将是一团乱麻、一盘散沙。
纪年的本源是原始社会的“结绳记事”。最早的文字出自《竹书纪年》,是春秋晋国史官和战国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亦称《汲冢纪年》,于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被盗墓者发现,因为是写在竹简上的史书,所以命名《竹书纪年》。中国目前最早的纪年存世之作是《史记》,记载了上起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前101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确切纪年的年表,是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即为这年开始,司马迁在编纂史书时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有关纪年的书籍,发现“五家之文怫异,维太初之元论”,即黄帝以来多种纪年资料说法不一,无法确定真实的历史纪年,只有在共和元年之后的记载是一致的,按史录要实事求是的原则,就没有收录公元前841年以前的纪年史料,这些珍贵的史料就随着历史的演进渐渐湮没了,所以后来就把流传下来最早的《史记》中的十二诸侯年表为依据,确定公元前841年作为我国有确切纪年的历史的开始。
二、纪年的种类和渊源
中国从确切纪年开始,先后有多种纪年法,主要的有帝王在位、王朝年号、天干地支、公历纪元、国号纪年等。
帝王在位纪年(也称王公即位年次纪年)自公元前841年开始,这年因西周厉王专制残暴,激起国人暴动,周厉王逃到了彘(今山西中部),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一说由大臣共伯和执政),所以称“共和元年”。彼时其余诸侯国则为“鲁真公十五年”、“齐武公十年”等。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将。”此类记述法沿续到西汉高后(吕雉)八年(前180年),文帝(刘恒)继位后,曾因遇非解之事而重新计元年(不是年号),史官为记述方便而分称前元、后元;其后景帝(刘启)在位间有前元、中元、后元。帝王纪年法实行到汉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止。
王朝年号纪年,自汉武帝(刘彻)即位第二年(前140年)开始,创年号“建元”,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此后历朝相继。记述如“汉武帝建元三年”、“唐贞观五年”、“宋咸淳五年”及“康乾盛世”等。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如唐高宗就有14个,明清间除明英宗有两个年号外,其余都是一帝一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为其称呼,如永乐皇帝、乾隆皇帝等。此外,年号还与干支同时纪年。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纪年,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各对应一个生肖),按甲子、乙丑…依次类配至癸亥,共六十组合往复循环的纪年方法,60年为“一个甲子”即由此出,故老人60岁俗称“花甲之年”。干支纪年传说出自黄帝时代,唐代刘恕在《通鉴外纪》中引古书说:“(黄帝)其师大挠…始作甲子。”实际是萌芽于西汉初,始行于汉成帝末年。东汉以后,时行《太初历》的“太岁纪年法”渐与天象不符。据《资治通鉴》载: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太初历》施行百余年,历稍后天。上命治历编、李梵等综校其状,作《四分历》;二月,甲寅,始施行之。”朝廷下令把干支纪年辅助年号纪年,作为夏历排组的具体表述,如《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如笔者所考恽南田家乡上店古桥石刻“岁弘治壬戌孟春吉旦”等,在全国推行后日趋完善。干支纪年和十二生肖属相以及二十四节气等成为如今农历的传统特色和公历的重要辅助。公历与干支历间有简便换算方法:以公历年数,如2015减3除以10得余数为2,以2对应上述天干序之第二是乙(能整除对应末位癸),再以2015减3除以12得余数为8,以8对应地支序之第八是未(能整除对应末位亥),便可知2015年即为干支“乙未”年,但两者仅是不全等的交叉关系。
公历纪元简称“公历”,是国际通行的纪年体系。以传说中耶稣的生年为公历元年,简称“公元”,相当于中国西汉平帝元始元年。公历纪年的起点是公元1年,没有“公元0年”,公元以前的中国历史用倒推法计算。中国实际使用公历在“辛亥革命”以后,开始官称“西历”,如《民国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里的中外年度对照均称“西历”;文坛也称“西元”,如《北新活叶本文选》:“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当西元一八九o年”;民间则俗称“阳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宣布使用公历纪年,首刊于《人民日报》日期栏:“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
民国纪年(也称国号纪年),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纪年方法。清宣统三年夏历辛亥年八月十九(1911年10月10日)孙中山等人领导武昌起义,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史称“辛亥革命”。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召开各省都督代表大会,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并为了“行夏正,以顺农事,从西历,以便统计”,决定使用公历纪年。翌日发布改历改元通电(《南京市志》):“中华民国改用阳(公)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民国元年元旦。”以中华民国国号纪年(具体法则同公历)替换了皇帝年号纪年,也称“国历”或“新历”,民间同时仍在使用夏历纪月日。1913年7月,大总统袁世凯批准内务总长朱启钤 “拟请定阴历元旦为春节” 的报告(夏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旦”,宋代吴自牧《梦梁录》:“正月朔一,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次年起夏历岁首(正月初一)称“春节”。1949年9月30日起,中国大陆随解放区域扩大而逐步废止民国纪年改用公历。
三、中国现行纪年历法状况
上述可见,中国大陆使用公元纪年,同时辅以传统夏历。公元1949年9月21日,中国共产党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在北平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开幕词中提议“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27日下午,“方案审查委员会”代表、中国民主促进会负责人马叙伦向大会报告:“关于纪年,多数代表同意采取世界大多数国家所用纪年——公历。”因此决议通过的第二项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决议后执行主席周恩来宣布:“从现在起,…纪元以公历,今年为一九四九年。”考虑到中华民族的历法传统,长期以来都是以夏历行政、干支辅助,加上文化习俗、农事指导和民间接受过程等因素,于是沿用“夏历及干支”辅助行政历法。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公历日期栏下同时表注:“夏历己丑年八月初十”字样,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把夏历正月初一称“春节”,把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后来把“夏历”改称“农历”,是1968年元旦《人民日报》首易其名,延续至今(民间早有其名,笔者曾见过《一九六三年农历》的历书)。近百年来,农历有多种称谓:如民国时的《汉口民国日报》、《东北日报》等称“阴历”;《民国日报》、《群众日报》(陕北)等称“旧历”;宋教仁主张以黄帝即位年为纪元元年,把西元1904年推算为黄帝纪元四六零二年,同盟会机关报《民报》采用此纪,所以有“黄历”之称。按此算,公元2015年是第4711个黄帝历年。
公历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称为年(对其科学的理解应该在哥白尼“日心说”之后,近似等于回归年),故又称“太阳历”、“阳历”。由于周年是365天48分46秒,所以平年2月为28天(该年为365天),把余数在第4年凑成一天(多余的百年少闰一次)置于闰年2月,所以闰年2月为29天(该年为366天)。所以公历年能被4整除的年分就称“公历闰年”,如2012年、2016年等。
我国的农历,自古就以月亮望朔(圆缺)周期为月,以地球自转一周为日,古称月亮为太阴,故谓“阴历”,又以地球绕太阳运动周期为年,实质该称阴阳合历法(干支和节气即其阳历成分)。月亮绕地球一周为29.53天 ,为了协调与回归年之间的天数差,古人采用了“19年7闰”的方法,即在19个农历年中在7个年份里加一个闰月,有闰月之年也称闰年,其余称平年。因此闰年就有383天~385天,平年只有353天~355天。如:农历甲午马年(闰九月)从公历2014年1月31日始,至2015年2月18日止,计384天;农历乙未羊年(平)从公历2015年2月19日始,至2016年2月7日止,计354天。
由于我国公历农历的同时使用,公历的365、366天,与农历的353、354、355、383、384、385天形成交叉关系(偶然也有包含关系),《逻辑学》称之为“两个概念的外延只有一部分相同”,因此为了保证两个历年之间对照换算的准确性,弄清楚其间的逻辑关系很有必要。
四、公历与农历之间分合相兼的年度关系
在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前,都是用帝王在位纪年和王朝纪年,同时辅以干支纪年的农历法,民国将公历引进后,特别是有关重大事件或历史名人生卒年表等,就产生了古今对照的推算和现代纪年的表述问题,尤其是年关前后的月日更易搞错。目前的年历、月历上都标有干支纪年,如2014年农历甲午年、2015年农历乙未年等;《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以及有些近期续修的家谱里也附有同类的纪年对照表(例如武进图书馆现存的近300部新谱中就有20余部设置了对照表),然而上述对照表只能反映公农两个年度的重合部分,具体到月日时就会“阴差阳错”,使人一头雾水。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通常公历年包含着前个农历年末的一个多月,和后个农历前十个多月。如公元2015年对照农历是乙未年,其实从元旦至2月18日,是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十二月底的49天;而2月19日才是乙未年正月初一,到12月31日只是乙未年十一月廿一,其后的38天又到2016丙申年去了。如岳飞被害于“宋高宗绍兴十一年辛酉十二月廿九”,纪年表对照绍兴辛酉年是公元1141年,所以有的资料误注岳飞生卒为1103—1141年,有的则写成“绍兴十一年(1141)农历腊月廿九”等,其实“绍兴辛酉十二月廿九”已经跨出了1141年,延续至公历次年初,所以岳飞农历被害日对应“公元1142年1月27日”。
有时公历年会跨三个农历年。如公元18年1月1日,是王莽(把十二月定为正月)天凤四年丁丑十二月廿五,至1月5日的5天是丁丑年;1月6日始是天凤五年戊寅正月初一;12月27日始又是天凤六年,至12月31日的5天即是己卯年。就是说,公元18年里除包含了农历戊寅的全年外,还包含了戊寅年前后的丁丑、己卯两年的各5天。
个别还有公历、农历年首同日,如公元13年1月1日即王莽始建国五年癸酉正月初一。若是农历平年,次年岁首会在公历年末出现;若遇闰年,农历年末会延至公历次年初。
以上三种情况里,遇到农历闰年,一个公历年里就有两个相同的农历月;若是平年一个公历年历就有9—12个相同的农历日。例如:1893年1月1日,是光绪十八年壬辰十一月十四,同年12月31日是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廿四,期间就有十一月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廿、廿一、廿二、廿三、廿四等11个同名月日,毛泽东即出生于该年十一月十九,据叶子龙等人查阅《韶山四修族谱》记载:毛泽东“清光绪十九年癸巳十一月十九辰时生。” 对照公历,是年末的十一月十九,由此核定毛的生日为公历1893年 12月26日,于是毛泽东风趣地说:“哦,我的那碗面条,此后不在阴历十一月十九日吃,改在阳历12月26日吃!”后来公众所知其确切的生日就是这么来的 。
以上两历间复杂的交叉关系,决定了现代纂编正史、方志和家谱严密精的必然要求,纪年表述不严密,历法换算就不会精准,史料也就失去了意义。
五、纪年有关内容的表述
纪年的表述主要是时间,时间体现于数字。自西历传进中国后,曾有多种表述,如“西历一千九百二十四年”(《中国外交年鉴》)等,为了统一数字的用法,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7个单位,于1995年12月13日发布了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2011年又更新标准。按其要求: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公元前841年、20世纪80年代、公元2015年4月12日等;非公历纪年则用汉字数码,如:清乾隆二十六年辛巳十一月廿六、民国念三年十月六日等。在竖排时(如家谱等)公历可以用汉字表述,但应定义明晰。
目前世界通用纪年的最大单位是世纪。历100年称为一个世纪,因为没有公元0年,所以通常把公元1年到100年底称为一世纪,从可被100整除的后一年始为下一个世纪,如2001年即为21世纪(或说将公元1世纪定为99年, 按此定义,2000年则为21世纪的第一年)。次于世纪的以10年为计,称“年代”,相约成俗把2001年—2019年称为21世纪初,2020年始称20年代,以此类推。次于年代的为年、月、日、时,俗称岁月、年月、日期等。历史上还把1840年鸦片战争前称“古代”,其后至1919年“五四运动”称近代,继其后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称“现代”,再其后称“当代”。
公历用阿拉伯数字表述简单明晰,如公元2015年4月12日(“日”俗称“号”)。农历通常用汉字(及干支)表述,每年把十二(闰年多出的月,随同前个月)个月四分成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以孟、仲、季三分;每月以上、中、下分三旬;上旬从初一至初十,中旬从十一至二十(或廿、卄,鲁迅诗:“卄年居上海”);下旬从廿一(廿大写为“念”,如民时《中央日报》用“念四日”)至三十(或卅,如民时《黄海日报》用“卅六年”);每天以地支为名分十二个时辰。明中叶后,西洋钟表作为礼品和商品始入中国,世人称钟表点数为小时也称点,称时辰为大时,今大时之名已被淡。时辰日首子时,相当于今北京时间23时至次日1时,丑时为1时至3时,以此类推,北京时间比地支时辰晚1个小时交日,在月末、年末之时就有月、年之差。
农历年以半个月左右为期,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4个节气,其中上半月的称节气(简称节)、下半月的称中气(简称气),西汉《淮南子》所载廿四节名序即与此相同。唐高宗时李淳风所编《麟德历》规定,置闰时以没有中气的月为前个月的闰月。延续至今,例如2014年农历九月,后个月仅有节气立冬,没有小雪中气,就定其为闰九月。节气基本对应于公历某日期,以天象指导农务,此为农历沿用各朝且盛于民间之缘由,亦为“农历”名称之来源。其中立春节气相传原先是干支纪年的岁首。
关于岁首的确定。干支纪年初以立春为岁首,历史上曾以立春为春季的开始,故也称其为春节,但在夏历闰年之时,年初年末都逢立春节气,此即上文提及的“两头春”之乱,汉武帝拨乱反正,于太初元年(前104年)定《太初历》确立“夏正”,以夏历正月为岁首。两千余年来,官方行政及民间习俗都已认同农历正月初一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处于从属辅助地位的干支纪年,以及按十二地支所对应动物属相的生肖,亦随“夏正”更年,这在《元史》、《明实录》、《清实录》等均有记载,民国以来的资料更为翔实,史、志、谱及执政公文等均以此为记。而被司马迁认为“使人拘而多畏”的历代占卦吉凶、卜测宜忌、八字算命的术士们,仍在以立春为年首行道,沭阳籍易经研究专家秦伦诗,在他2013年纂编的《易学指掌万年历》中坚持认为:“农历必须到立春节才能算第二年的开始。如2004年…立春以后才能算甲申年。”窃以为,秦先生的观点作为历史传统文化之一说尚可,而让世人“必须”改变两千余年来顺应发展的既成世俗,似颇无稽。
关于简称和省略。公历纪年形式具有惟一的特征,所以“公元”两字,目前除严格的公政文书外,大多都已省略;必要时“年月日”也可省略,在数码之中用顿号间隔,如民国时的《世界知识》即用“一九四六、五、二三”;公元前可简称“前×年”。公历农历合用时,如公元2015年4月12日农历乙未年二月二十四日,可简化为:2015年4月12日乙未二月廿四。中华民国可简称“民国×年、民×年、民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历史的里程碑,使用频率特别高,在一届政协会议定国名时,民主建国会代表黄炎培等提议用“中华民国”为简称,李达(中共一大代表)提议用“中国”为简称,被多数代表所否定,而作为地理概念,目前中外都在用“中国”为简称;也有人建议以“共和国”为简称,用“共和国成立前、后”替代带政治色彩的“解放前、后”,或“新中国成立前、后”,笔者认为,此应于凡例中表明。也可运用中性词“鼎革”,表达改朝换代之意,例如《明河南参政袁公墓志铭》:“当曾大父葬时,正际鼎革,四方之乱未敉。”《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正当明清鼎革的战火纷飞之际,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
六、数历合用时的科学表述
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改元易历,例如夏朝定孟喜月(元月)为正的夏历、商朝定腊月(十二月)为正的殷历、周朝定冬月(十一月)为正的周历、秦统一中国后建阳春月(十月)为正,汉武帝始采用夏历(后章帝始配以干支纪年)延续至清末。中华民国废年号改用国号纪年,月日排序同西历(实为同历异名),虽然行政公文均换新历表述,但是民间一时难改旧俗,在国号纪年的同时还在用夏历纪月日,如“民国二十五十二月廿五”。由此开始,对日期的表述就出现了多种形式,由于公历与农历间有前述的三种交叉情况,致使当代史志谱,尤其是续修家谱中,往往产生歧义。
以笔者之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值得探讨。
一是年度的对照换算。民国纪年与公历纪年异名同历,加1911就是精确的公历日期。而公历农历的日期对照,目前可查的只表述到年度,例如公元2015年通常对应为农历乙未年,其实2015年精确对应的日期是“农历甲午年十一月十一至乙未年十一月廿一”,而乙未年对应的是“公元2015年2月19日至2016年2月7日”。所以笔者认为当前版对照表只能权作参考。
二是有序表述。通常记述当代的人物或事件,公历在前农历括注于后,民国以前的农历在前公历括注于后,例如《晋陵樟村陆氏宗谱》所记“1952年6月25日(壬辰闰五月初四),宣统元年己酉十月十二(1909年11月24日)”。
三是统一表述。例如“二十、廿、卄、念”等通用字词或名称,同文该统一为宜,而如《毗陵前坟荡张氏宗谱》所记“道光廿八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又如《毗陵谢氏宗谱》所记二十五世寅清“…女一适上垫恽学乾迁居上店。”(上店、上垫为同地异名)就欠妥。
四是精确表述。目的是免生歧义误导后人。有些老谱只用年号纪年易生误差,如世恩堂《张氏宗谱》所记张惠言(常州词派创始人)生日,本为乾隆二十六年,由于木刻不清,继修时被误为一十六年,民国丁亥再修时演化为乾隆十六年,笔者考其世系时曾多经曲折。当代新修的谱(包括有些身份证),往往是公历纪年农历纪月日,例如《省庄韩氏宗谱》: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又八月十一日生”;另一种是在公历的年月之间加置干支,如《恽氏家乘》记恽逸群(中国文化新闻界杰出战士)“一九七八年戊午十二月十日在宁病逝”。前例若无“又”字,就会被误作公历八月十一日;后例常会被认作农历十二月十日。此外还有其它多种容易产生歧义的表述形式。
笔者认为,避免歧义或差错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是统一表述方式并在凡例中说明,例如公历用阿拉伯数、农历用中文数,以及其它的简称、省略等项。其次如上述《晋陵樟村陆氏宗谱》那样公历、农历分别表述。再次是民国前的年号加干支纪年,不必画蛇添足换算括注公历年;民国后的注意农历十一月上旬后的日期,若在公历次年的要作括注,如上述后例可改成“恽逸群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十日(戊午十一月十一)在宁病逝”(注:有说在次日凌晨逝)、上述前例可改为“建富公元一九五七年十月四日(丁酉又八月十一)生”才对;又如《小留徐氏宗谱》载壮乐天(全国政协常委、民进常务副主席徐伯昕生母)“卒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十二月二十七日子时即夏历十一月二十日”,“壬午”两字应于夏历后之后;再如“1904年农历十二月十九”,对照后改成“1905年1月24日(甲辰十二月十九)”才无歧义。
七、参考资料的选择和编制。
查阅资料的选择也有讲究,有高科技的工具就能事半功倍。目前书店或图书馆有多种历书,除上述秦伦诗著的外,还有上海科技出版社2007年8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由王平辉编著的2009年8月版《新编中华民俗万年历》,由樊岚岚编著的2015年1月版《新编实用万年历》、《中华传统万年历》等。笔者推荐由郭世辈、张正祥所编2002年11月版《万年历》,特点是公历对照古代各历日期时,在干支表后附有公历12月31日所对应农历年的月日,从而可以推算农历年延续至次年的日期,例如2014年12月31日(甲午十一月初十)。
另外,在互联网上有多种电子版万年历可以查阅。笔者常用的是《汉典万年历(择吉老黄历)》,其特点:一是操作简易,只要在拟查的年月框内点上阿拉伯数即可查清;二是信息宽容,纵向可达前后任何年月日,横向基本涵盖有关内容;三是现实客观,其自注声明:关于吉凶、宜忌等“无科学依据”。
在正史、方志、家谱文后附编纪年对照表,可便利读者查阅比对,值得推广。建议按上述郭、张所编的《万年历》那样,在公历年度后增一栏,即公历12月31日对应农历的月日(应在凡例说明),就可避免两历间的交叉而产生误解。
作者为常州市谱牒与祠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常州市武进区谱牒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徐乃昌及其《积学斋藏书记》
徐乃昌(1869-1943年),字积余,号随庵,又号众丝,堂号有鄦斋、积学斋、镜影楼、小檀栾室,安徽南陵人。清末外交家贵池刘瑞芬之长婿,与藏书家刘世珩为郎舅之亲。光绪十九年(1893年)登贤书,官至江南盐巡道,以新学、使才、盐务负声誉。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曾率团考察日本学务,归国即提调江南高中小学堂事务,总办江南高等学堂,监督三江师范学堂,振兴新学,功莫大焉。辛亥后寓居上海,业工商,与旧友江阴缪荃孙、长洲叶昌炽、乌程刘承斡及刘世珩等往还密迩,汲汲于古籍之收藏、校刊。
积余生平以藏书、著书、校书、刻书为职志,先后刻有《积学斋丛书》二十种、《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一百余种、《鄦斋丛书》二十一种、《随庵徐氏丛书》十种(民国五年(1916年)复续印二十种九十七卷)、《南陵先哲遗书》五种等,中多倩武昌陶子麟精雕精印者,时至今日,已为近代精刻本之代表,甚为现今藏书家所宝爱。又辑刻《随庵吉金图录》、《小檀栾室镜影》、《镜影楼钩影》、《积余斋集拓古钱谱》、《积余斋金石拓片目录》、《随庵藏器目》等,均为考释金石及古器物者必备之书。综计积余数十年间,校刻丛书十一种,子目二百四十余种,四百三十卷;单行本十一种,合计共得刻书二百五十余种,五百六十余卷。以一己之力刊刻图籍如此之多,衡诸古今,实属罕见。民国三年(1914年),积余膺命主纂《南陵县志》,十年问世。民国十九年(1930年),复总纂《安徽通志》,亲撰《安徽通志稿·金石古物考》。二十年(1931年),又与徽籍学者在沪发起影印出版《安徽丛书》(1932-1936年)计三十种三百六十卷,于恢弘徽学,功莫大焉。积余自身主要著作则有:《续方言》又补二卷、《南陵县建制沿革》、《皖词纪胜》、《积学斋书目》、《积学斋藏书记》、《徐乃昌日记》等。
积余致力藏书甚早,光绪十四年(1888年),年方二十之积余即于古书渊薮——京师琉璃厂得识著名学者江阴缪荃孙(筱珊)。缪氏原系近代最着盛名之版本目录学家,先后参与创建南京图书馆前身——江南图书馆,及国家图书馆前身——京师图书馆,其版本目录学之相关实践及著述,于当时及后世影响极大。其中尤以所述关于古书善本之标准以及善本书志之撰写方法,至今仍为学界奉为金科玉律。积余与缪筱珊订交,使其眼界大为提高,于其日后之古籍鉴定、收藏、刻书事业,助力匪浅。积余之藏书,始自弱冠,三十余年间,“无地无时,见即收获”。故其弆藏之丰,一时颇具盛誉。然其辞世未几,至抗战期间,徐氏积学斋藏书即陆续散出。即积余后嗣,亦尝于沪上设肆售书,而南北书贾闻讯之下,亦纷纷云集沪上购求徐氏遗藏,其中精品,多归于天津李嗣香、青州黄裳及福州林葆恒。然积学斋所藏甚富,并未因积余之殁而完全星散,如其所藏金石碑刻拓本万余,即于解放初期始经其女徐妲之手,捐诸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且时至今日,坊间犹时时可见其绪余现身于古籍书店或拍卖会中。
积学斋藏书大略有如下特色:1.收藏范围广泛。无论传统之经史子集四部及佛经道藏,以及新式之社会科学、应用技术等诸门类之典籍,均系其收藏目标。2.不专以宋元本为搜求目标,重视明清罕传之秘本、抄本。3.重视收藏清人文集、词集,重视乡邦文献。4.重视金石书籍及金石拓本之收藏。积学斋旧藏,多存钤印。其藏书最经常用之印系“积学斋徐乃昌藏书”朱文楷书长方形印。除此之外,常用藏印尚有“徐乃昌读”朱文方印、“徐乃昌暴书记”朱文长方印、“徐”押朱文小方印、“南陵徐乃昌审定善本”朱文方印、“徐印乃昌”白文方印、“南陵徐氏”朱文方印、“积余秘笈识者宝之”朱文长方印、“积学斋”朱文长方印、“南陵徐乃昌刊误鉴真记”朱文长方印、“南陵徐乃昌校勘经籍记”朱文长方印等。又有“徐乃昌马韵芬夫妇印”朱文扁方印一方,则系积余与夫人怀宁马氏共同赏鉴之用。而尤可说者,则系“积余秘笈识者宝之”朱文长方印,据黄裳所言:“徐乃昌书之钤有‘积余秘笈识者宝之’印者,皆版本之不易辨识,以告无目之流者。”则其自有妙用可知。而积余于鉴藏一道,自诩之状,亦可盖见。积余生平,一以藏书、刻书为职志。平居所交,亦多当日胜流,同时代之众多学者、诗人、藏书家、金石家皆与积余交往密迩。或彼此交流、品评藏品,或赏奇析疑,砥砺学问。而类此之学术氛围及与此相关之良好之人际关系,于积余自身学问、见识之提高及藏书事业之开展,无疑极具重要意义。如其《积学斋藏书记》中所收“张来仪文集一卷”条所记者,即为其旧友章氏式训堂钞校本,文云:“此系亡友章硕卿手景四明庐氏本,并过录黄复翁跋五则。硕卿,名寿康,会稽人。此本即硕卿所赠。有‘会稽章氏’白文方印、‘会稽章氏式训堂藏书’朱文长方印、‘寿康读过’白文方印、‘寿康手校’朱文方印、‘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朱文方印。”凡此可见积余之交游于其藏书之关联。
积余一生收书、藏书达五十年之久,所藏至为宏富,然藏品之数量及质量究竟如何?因徐氏未曾披露而向来不得其详。所幸徐氏曾先后编撰《积学斋藏书目》及《积学斋藏书记》两种,一为藏书目录,一为善本书志,皆得历经劫难,流传至今,可供覆案。据核,国内现存徐氏藏书目之稿本、钞本有:1.郑振铎《西谛书目》著录之《积学斋藏书记》四卷,钞本,三册,现藏国家图书馆。2.上海图书馆藏《南陵徐氏藏书目》稿本,存一册。所录图书,颇多善本。3.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积学斋善本书目》及《金石拓本目录》稿本。4.天津南开大学图书馆藏《积学斋书目》一卷。5.据传丁福保曾藏《随庵徐氏藏书志》,然卷数不详,存佚亦不可知。经由上述数种目录,俾可约略窥知积学斋藏书之大致规模及特点。而其藏书之相关书志,则存郑振择旧藏三册钞本《积学斋藏书记》,现存国家图书馆。此本系素纸所钞。每半叶十一行,行二十字,小字双行。前有缪荃孙序。卷一、卷四首有“长乐郑振铎西谛藏书”朱文方印,卷二、卷三末有“长乐郑氏藏书之印”朱文长方印。此帙曾人中华书局《清人书目题跋丛刊》选目初稿,拟为影印行世,然未知何故,终未面世,直至2010年,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之《清代私家藏书目录题跋丛刊》中,始将此书收入第十八册,自此得以为研究者所利用。惟美中不足者,国图所藏此西谛旧存钞本,本非积余《积学斋藏书记》全本。另外,上海国际商品拍卖公司2007年秋拍中,曾有编号为143之吴县潘氏藏书目录一册,首页首行即载《积学斋藏书记》六册一种。此书下落如何,现在已难确知。然由此可见,《积学斋藏书记》成书后虽未经付梓,却曾屡经抄录而得以流传。现知《积学斋藏书记》之最全本,为上海博物馆所藏钞本九册。全书皆以蓝格抄书纸工笔抄录,文字乃至篇目,多经积余亲笔校核删改。每半叶十行,单栏,黑口,右耳有“积学斋钞书”五字。书前又有二纸未订,为缪筱珊所作《积学斋书目序》,“书目”二字后经墨笔改为“藏书记”三字。此二纸每半叶十行,左右双栏,白口,双鱼尾,栏外左下有“藕香移钞”四字。此序又见于缪荃孙《艺风堂文漫存-乙丁稿》,文字未见歧异。综观此《藏书记》之主体,类分经史子集四部,经部下复分易类、诗类、礼类(周礼之属、仪礼之属)、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训诂之属、字书之属);史部下复分正史类、编年类、杂史、纪事本末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载记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子部下复分杂家类、丛书类、谱录类、数书类、小说类、道家类、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天文算法类、医家类、术数类、艺术类;集部下复分楚辞别集类、总集类、诗文评类、词曲类等。全书著录积学斋所藏各类典籍八百二十二种,其中以明本、钞本最为大宗,宋元本及稿本相合亦约百种之多,除此之外,亦间收与外汉籍如和刻本、高丽本等。然细考此书,实可分为三部分。一为主体,中存缪荃孙撰序,卷前有双钩吴昌硕乙卯暮春所摹篆字“积学斋藏书记”一叶。计经部一册,史部一册,子部、集部各两册。每一题名之下,又标有所属类目。此部分共计五百六十二部。另两部分则可视为为《续记》,题名之下,均无类目名。一为一册,经史子集四部全。此部分共计著录九十四部。一为两册,卷前有素纸书目录,经史子集四部全。此部分共计著录一百六十六部。而前述之国家图书馆藏本,所收亦以经史子集编类,每类一卷,共计著录六百九十一部:即经部八十五部,史部一五四部,子部二二五部,集部二二七部。以版本论,则有宋刻本三十四部,元刻本五十部,明清刻本三四四部,稿本二十一部,钞本二四二部。国图藏本与上博藏本相较,两者重合者有六百六十二部,即国图本中所收,有二十九种不见于上博本中,其中子部二十四种,集部五种。又国图抄本著录各书,题名之下亦未标注类名,与上博本之附录两种相同。综合诸种因素,大概可以推论,此本当据《藏书记》初稿本抄出。而上博本则为徐氏家藏之本,后来又经徐氏屡次改定者。而改定之定稿,即上博本之主体部分,均经徐氏补加类名。另外两部分,则虽经徐氏亲手改动,但似并未最终定稿,故未与主体部分合并,且未加类名。而其成稿,当亦较晚,为徐氏陆续撰成,此观其中录有陈乃乾跋文可知者。或者以为《藏书记》实系缪荃孙代撰之作,此说之始作俑者当为海宁陈乃乾氏。陈氏于所著《上海书林梦忆录》中云:“筱珊晚年以代人编藏书目录为生财之道,人亦以专家目之,造成一时风气,如今之翰林先生为丧家点主题旌然。已刊行之丁氏《善本书室藏书记》、《适园藏书记》,自撰之《艺风堂藏书记》及未刊之《积学斋藏书记》、《嘉业堂藏书志》皆出其手。”陈氏二十年代初曾坐馆于积学斋两载,馆课之余,又尝助其编纂诸书,宾主相得甚欢,故其说理当有据。然积余此书,其初稿当完成于缪氏序言撰作之前,观筱珊序中所言“今编《藏书记》,高有尺许”可知。而此时陈乃乾则尚未坐馆徐氏,故其是否确实了解内情,抑或仅系悬揣之词,甚难确认。笔者曾以陈氏此说询诸《陈乃乾文集》及年谱之编者海宁虞坤林先生,虞先生答复亦以为甚难核实。今夷考缪荃孙所撰《藏书记序》,其中言及“积余为此记时,浼余三子僧保助之雠校。”则以理核之,此书之作似与其无关。又据筱珊《艺风老人日记》,仅丁巳冬月十三日提及此书,云:“撰《积学斋书目序》。”除此之外,并无一语《积学斋藏书记》及于此书之撰作乃至修订。反观缪氏代撰之《嘉业堂藏书志》等作,均可与其日记中找到踪迹。此又可见此《藏书记》之撰作,当与筱珊无涉。尤足证其非筱珊操刀者,为其中录有陈乃乾本人之跋文。该文撰于民国癸亥(1926年),此时筱珊墓木早拱,绝无代录之可能。又有可说者,即《藏书记》中,不乏对于缪氏《艺风堂藏书记》纠正之处,如“类编历法通书大全九卷”条云:题临江宋鲁珍辉山通书,金溪何士泰景祥历法,鳌峰熊宗立道轩类编。明刻本。每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字。墨口,双边。缪氏艺风堂旧藏。卷三“年命修造”条内已引至弘治十七年,而缪氏《藏书记》乃以“前朝公规”条内之“至正春牛经式”(缪《记》“至正”误作“至元”)为元刻之证,误矣。再如“口竹藏板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七卷”条云:不著撰人姓氏。明刻本。每半叶十四行,行二十八字。白口,单边。内分儒氏、释氏、道教三教源流。每段前列画像,后系小传。江阴缪氏《艺风堂藏书记》著录云元刻,并载行款,为每半叶十四行,行二十四字。按是书“天妃娘娘”一则载:“我国初成祖文皇帝七年,中贵人郑和通西南夷,祷妃庙,征应如宋归命。遂敕封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赐祠京师,尸祝者遍天下焉”等语。成祖遣郑和通西南夷系明永乐年间事,即俗传三宝太监下西洋是也。又“萧公爷爷”一则载:“宋成淳间为神,大元时以子萧祥叔死而有灵,合祀于庙。皇明洪武初,尝遣官谕祭。永乐十七年,其孙天任卒,屡着灵异,亦祀于此。”则是刻在明永乐十七年后矣。长沙叶郇园影刻是书,即借缪氏藏本。曾编入《丽楼丛书》,刘肇隅编《叶氏刻书提要》亦云明刻,并谓毛一氏《汲古阁珍藏秘本书目》载有元板《绘图搜神广记》前后集二卷,此明时据以改题,加入当时诸神封号。颇有见地,然系虚拟之词。今据书中“天妃娘娘”、“萧公爷爷”两条,其为明刻益信。缪氏以为元椠,殆误。又本此行款为二十八字,缪氏亦误记为二十四字也。有“文轩鼎书”朱文长方印、“彻玄”朱文方印、“荃孙”朱文长方印。此皆可见积余此书编撰之时,虽曾屡屡参考《艺风堂藏书记》,然并非一味盲从,而是有所甄别。缪筱珊于《藏书记序》中,于此书颇为推重,云:“国朝以来,钱遵王《敏求记》为人所重,然钞刻不分,宋元无别,往往空论,犹沿明人习气。若《也是园书目》、汲古、沧苇仅存一名,更无论已。积余此记,其书必列某本旧新之优劣、钞刻之异同、宋元本行数字数,高广若干,白口、黑口,鱼尾、旁耳,展卷具在,若指诸掌,其开聚书之门径也。备载各家之序跋,原委粲然。复略叙校雠、考证、训诂、簿录汇萃之所得,各发解题,兼及收藏家图书,其标读书之脉络也。世之欲藏书、读书者循是而求览一书,而精神、形式无不具在,不胜于《敏求记》倍蓰乎。”今以《藏书记》核之,其所著录款目,均以题名、卷数高一格书写,下记撰者、版本、行款、序跋、印记等。于其有疑者,间加考证。于其罕见者,录其序跋、题记。如“新刊真楷大字全号搢绅便览三册”条:明万历十二年刊本。首册蓝印。每半叶十行,二三册墨印。每半叶十六行。首题“新刊南北直隶十三省府州县正佐首领全号宦林备览”,每册后有“北京宣武门襄铁匠胡衙叶铺刊行麒麟为记”一行。字体清晰,纸张阔大,与今之《揞绅》迥不相同。是书在当时断无人珍惜,而数百年后转成希世珍,亦奇遇也。此书本阮文达公孔夫人奁中物,《瀛洲笔谈》记之。有“扬州阮氏”朱文、“琅嬛仙馆”朱文两方印,“文选楼”朱文长印,“孔子七十三代长孙女”朱文、“阙里”朱文两方印。而复钞录缪荃孙、曹元忠、李详、鲍毓东等人之题跋、考证于后,俾可全面了解“搢绅录”之性质及该书之刻印特点、流转经过。此书现藏国家图书馆,为研究明代政治史及北京地区印刷史、书籍发行史之珍贵文献。推考其渊源,读者不得不于其旧日藏家感谢有加。积余亦间有考证者,如“残本后汉书”一条,行款等内容之下,先录沈曾植之跋,复以积余自己之校勘考证结果,录之于后,以证沉说之误:按是书宋刊宋印,了然无疑。宋讳缺笔几十四字。然首尾俱阅,未敢证其为何时刊本。沉乙老考为庆元本,建安黄宗仁善夫所刻,即武英殿官本之祖。兹取殿本校之,“正予乐”,殿本“予”误“雅”;“发太簇之律”,殿本“太”误“大”;“徙江陵王羡为西平王”,殿本作“徙江陵王恭为六安王”,按何义门校当云“徙江陵王恭为六安王,广平王羡为西平王”,方与上下文合;“和帝纪第四”,殿本作“和殇帝纪第四”;“讨北匈奴取吾伊吾庐地”,殿本“庐”误“卢”;“复置涿郡故安铁官”,殿本“安”误“盐”;“朕且权”,殿本“权”下有“礼”字;注“但因计”,殿本“计”下多“吏”字。按“正予乐”、“朕且权”二条,乙老因其为《考证》所云与宋本合,决其为殿本之祖本。然“徒江陵王羡为西平王”一条,二本一脱“恭为六安王广平王”八字,一脱“广平王羡为西平王”八字,得此一证,己足见此本非殿本所自出矣。又“复置涿郡故安铁官”一条,殿本作“故盐铁官”。考故安县名属涿郡,永元十五年置铁官,地不近海,焉得有盐官?义门校语云考“安”字,误“盐”字,而不云宋本,是何氏所见宋本,非此本无疑。此又一证也。惜只存二卷,未克尽校之。然此本之佳处,已班班可见矣。现存之《积学斋藏书记》与《续记》虽不能完全反映徐氏藏书情况,然其无疑为积余积学斋中藏书精华之记录,对于研习积学斋旧藏之规模与质量,具有重要之参考价值。所以言此者,1.《藏书记》可反映徐氏藏书精华之所在,有助于后人了解积学斋善本藏书之构成及特点。徐氏收藏之富,同时之人即皆艳羡不已。而考《积学斋藏书目》中,著录图籍虽达七八千种之多,然积学斋中所藏之宋元刻本,却并未录入。即以明刻本而言,亦仅寥寥百余部而已,故此《藏书目》当系徐氏所藏普通典籍之目,不足以表现积学斋主人藏书之质量与眼界。反观《藏书记》及《续记》,皆能翔实著录所藏宋元佳椠、名家抄稿之多数,揭示徐氏之收藏特色于丰富之清人文集而外,复有两端,甲、重视宋元刻本之收藏。《藏书记》及《续记》之中,著录宋元刻本八十余部,虽未能反映积学斋所藏宋元本之全貌,然所揭示之善本正即积余赖以刻印《随庵徐氏丛书》正续编等书之底本,足见积余藏书之用意所在。乙、重视名家稿抄本之收藏。著录于《藏书记》之稿抄本中,不乏名家真迹、传世孤本,如甘泉焦里堂之《天元一释》、《扬州足征录》稿本,长洲何义门校抄本《归潜志》等,莫非难得之佳本。2.著录翔实可信。每一款目,详述其行款、递藏、序跋、印记,使读之者如对原书,且便于日后追寻其流传踪迹。如据《藏书记》之着录,可断所收之《新刊真楷大字全号捂绅便览》即《中华再造善本续编》中所收之本。惟国图以此书后二册别为《新刊南北直隶十三省府州县正佐首领全号宦林备览》,分别著录,致影印之际,仅收入其第一册。今以《藏书记》核之,可还原书旧观。亦以此故,今可确认之《藏书记》著录之积学斋旧藏,可达百余种之多。3.《藏书记》保存诸如何焯、翁方纲、钱大昕、黄丕烈、顾广圻等名家题跋一百余篇,或不见于作者本集,或与流传文字相异,于辑逸补缺、确立文本,极具价值。如“残本后汉书”条所收之沈曾植题跋,未见于《寐叟题跋》,且亦不见于《沈曾植年谱长编》,足以补其生平之阙。跋云:残宋本《汉书》每叶二十行,行十八字,楮墨精绝,世所称庆元本,建安黄宗仁善夫所刻也。黄氏刻《史记》、前后《汉书》,其《史记》为王延喆之祖,正义最完;其《两汉书》为武英殿官本之祖,三刘考异亦最完。今以殿本考证“正予乐”(卷三)、“朕且权”(卷四)两条核之,所称宋本皆与此合,知所据即此本矣。积余藏书至富,而珍此残本,是所谓阅千剑而知剑者。宣统五年三月,嘉兴沈曾植记。再如“经典考证八卷”条,不惟其著录版本为“道光间游道堂刻本”,可补《文禄堂访书记》中仅言“许印林校原刻本”之不足。其所录许瀚之跋文,亦可补《文禄堂访书记》中之阙字。又如“新刊真楷大字全号指绅便览”条所录兴化李详题诗四首,虽已见诸《李审言文集》中,然字句颇有歧异,如第一首:“广招重反旧藏书,新市平林过眼虚。不与苌宏同化碧,固应值得百车渠。”末句“百车渠”《文集》本作“白车渠”。“车渠”即砗磲,盖喻书之价值甚高。审言熟精诗学,尝有《杜诗证选》之作,此句即系化用杜甫《谒文公上方》“金篦刮眼膜,价重百车渠”句,故《记》中所录可正《文集》作“白”之误。又“元包经传五卷元包数总义二卷”条,录存陈乃干之跋,未见于《陈乃乾文集》,不惟可补其不足。且可与《文集》中所收之文对勘,明了陈氏之真实态度,并藉以知晓陈氏谙习人情、通晓世故之状,知人论世,得此最足为证。《藏书记》所录跋云:此明仿宋本《元包经传》五卷、《元包数总义》二卷,南陵徐氏积学斋臧书也。癸亥五月,书友罗经之携示宋刻大字本,遂校改于此本上。宋本亦八行十六字,唯不若此本之整齐。避讳至“慎”字止,“玄”作“元”、“恒”作“常”,“霆”字避顺祖嫌名,作“霆”。凡宋刻讹字,此本悉已改正。欲求以宋刻正此本之讹者甚少,见宋刻,益知此本之善,质之随庵先生以为然否?海宁陈乃乾。此条可与《陈乃乾文集·序跋》中“宋刻《元包经传》跋”对读,该条云:《元包经传》五卷、《元包数(志)总义》二卷,南宋刻本。避讳“玄”、“慎”字止。“玄”作“元”、“恒”作“常”,“霆”避顺祖嫌名作,作“霆”。明刻源出于此,故行款相同。开卷杨揖序“莅官之三日”,明刻讹“官”为“宫”。张浇跋“得同年张公文浇所为数义”,明刻讹“数”为“疏”。他如“牙”即“互”字,明刻误改为“妄”;“(四正寸)”与“刚”同(见李江注),而明刻改正之“(四正寸)”字为“刚”。凡此皆是以正明刻之讹者。癸亥五月获征此书,与明刻互勘一过,为书其后,以志眼福。”《藏书记》中所收之跋,作于陈氏坐馆积学斋之际,故于东家之物称道备至,以为“见宋刻,益知此本之善”。而陈氏鉴别,实系祖传青葙之业,自可分别积余藏本之良窳,故读其辞馆之后发表之跋文,方可知晓其真实见解。《藏书记》中,复存在同书收存数条款目之情形。如《镡津文集》,《藏书记》中即收有两条款目,一为“镡津文集十九卷”条: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明支那本,万历丙午刊。每半叶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双边。首有熙宁八年陈舜俞所撰《行业记》。契嵩,姓李氏,字仲灵,藤州镡津人。庆历间居杭州灵隐寺,仁宗赐号明教大师。《四库》著录,凡文十九卷、诗二卷,附他人所作序、赞、诗、题、疏一卷。此本只文十九卷,盖诗未合刊耳。一为“镡津文集二十卷”条:宋藤州镡津东山沙门契嵩撰。集分原教、广原教、孝论、皇极论、中庸解、问兵、问霸、论人品、非韩三十篇并书、记、志等。前有陈舜俞《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每卷附音释。明南京聚宝门外雨花台经房孟洪宇印行。梵夹本。每半叶六行,行十七字。两者相较,则不惟有助于此书版本之鉴别,且可知其卷次分合之详情。凡此诸般,《记》中所录,正复不少,皆可有助于辑佚、校勘及鉴定,其文献价值不需赘言。总而言之,积余一生事业固足称道,而其心血所关之藏书,尤足表彰《积学斋藏书记》及《续记》所录,正系当日积余朝夕摩挲之珍本秘籍之实录,得此一编,不惟可见积学斋旧日风光,亦可从中窥见积余之情怀。(柳向春)
相关问答
历史上故宫的后三宫是谁住?相传故宫共有9999间半房子,比神话里的天宫少半间,以彰显帝王之尊贵。现在的北京故宫,最初建于明朝永乐四年,以当时的南京故宫为蓝本进行营造,直到永乐十八...明...
读周易应该读哪个版本?读魏王弼、晋韩康伯《周易注》好点。(1)魏王弼、晋韩康伯《周易注》,宋抚州公使库刻本。(2)魏王弼、晋韩康件《周易注》,宋建阳刻本。据赵万里先生鉴定,...
徐子平为命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徐子平(907-960),名居易,北宋人。著有《徐氏珞琛子赋注》二卷。在命理学发展史上,徐子平以李虚中的三柱六字为基础,加上了时柱,从而发明了四柱八字法。这...
为什么明代士绅阶层能够兴起?士绅主要是指在野的并享有一定政治和经济特权的知识群体,它包括科举功名之士和退居乡里的官员。他们是随着科举制的确立而逐步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过去...
“何”姓的来源?⒈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何,作为姓,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因此,韩厥既是韩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③韩武子...
田,姓的由来!谢谢?何姓来源⒈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何,作为姓,源出于音讹,是“韩”的误读,因此,韩厥既是韩姓始祖,也是何姓的第一始祖。唐代是我国封建...②周武王之子...
徐渭,字文长,山阴人。十余岁仿扬雄《解嘲》作《释毁》,长...[回答]徐渭于嘉靖元年(1521年)出身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城大云坊的官僚世家,父徐鏓,母为侍女小妾,少年时天才超逸,入徐氏私塾读书,“六岁受《大学》,日诵千余...
求三国全人物?A阿会喃:八十七回,孟获管下第三洞洞主,蜀军南征被张翼所擒,释后为获所杀。B鲍信:三回,初为济北相。剿青州黄巾军,被害。鲍忠:五回,鲍信之弟。为华雄...岑...
【谁能帮忙整理一些描写少女的成语,从小到大的那种,一定要是...[回答]婀娜多姿妖艳妩媚国色天香豆蔻年华: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年华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二八年纪:即十六岁,指年轻美丽...
如何评价徐渭书法?在徐渭的时代会有怎样的评价呢?徐渭是我国著名的书画大家,画好字更好,他尤善行草,写意性极强狂放不拘,大璞不雕,不拘泥一点一滴的得失,谋求整篇的雄浑大气,笔随手转,墨随意行,如江奔流...他的...